首页

艾玛黄金圣水

时间:2025-05-25 13:19:46 作者:【央视快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浏览量:44413

  “通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必将指引全党全社会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壮大社会主流价值,全民族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广大群众强思想增本领“充电”的好去处,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持续开展先进模范表彰工作,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弘扬清风正气,持续治理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顽瘴痼疾,推动城乡移风易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时代风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新时代新征程伟大奋斗注入了强劲精神动能。

  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更加自信自强。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社会上思想空前活跃、各种观念相互碰撞,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目标方向、指出工作重点、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不懈地抓、扎扎实实地干,在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事业发展、文明风尚培育等各领域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绩。特别是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风尚。

  凝心聚力、奋斗不息。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深刻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展现精神文明建设新气象新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新闻社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作品初评公示

2021年3月,桐乡与清华大学、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合作,乌镇实验室正式签约成立。如今,该实验室已经引进高层次人才(含柔性)两院院士3名、国家杰青3名、国家优青2名、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TR35)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1名,拥有全职人员80人(科研人员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82%)。

上海提高知识产权领域开放水平 将建海外纠纷数据库

在向罗大妈家属支付105万后,赵某找到保险公司理赔,要求保险公司支付105万元。保险公司虽然认可交通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属于保险责任的范围,但是对赵某主张的理赔费用不予认可。双方曾就理赔金额进行沟通,但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多次沟通无果后,赵某起诉至保险公司所在地法院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第二十条》:一次喜剧遮蔽下的刮骨疗伤

顾新悦的丈夫也是一名A320的飞行员,他们是典型的双飞家庭。虽然同在一个公司,但为了飞行,夫妻两人一起在家的时间却并不多。正是因此,刚有了孩子的他俩也更为珍惜在一起的宝贵时光。在工作和家庭之间,他们夫妻俩始终以公司利益为重。春运期间任务繁忙,两人因服从航班安排,难免出现同时不在家的情况。虽然挂念孩子,但在各自的航班上夫妻俩始终集中精力、心无旁骛保安全。

复排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在新疆塔县上演

吾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源泉应该是其土地、孕育其生命的来处,此后才能在更大的文化空间里,在吸纳、包容、融合多元民族文化的前提下,转化、形成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

最高检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彻有力

“这些各县市创立的手工坊,搭建起了独特的‘深山集市’,打造出传统非遗手工艺文化赋能平台,实现了手工艺制品的产业化、批量化生产。”云南财经大学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民族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教授赵晓红认为,“指尖经济“在引领民族手工艺和时尚产业发展新风向的同时,还能帮助民族手工艺从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